直播 | 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
2020-10-18 



 

10月20日19:30在保利剧院上演的音乐会不同寻常,它不仅是本届音乐节的终点,同时也是原本5月25日因疫情推迟到现在的中国爱乐乐团的20岁的生日庆典。

 

闭幕音乐会上,由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中国爱乐乐团,与5位均出生于2000年的青年艺术家于明月、林瑞沣、欧阳娜娜、鞠小夫、刘珅携手登台,以“我们生于2000”为主题共同庆祝、纪念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周年。

现就读于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乐团首席黄彦雄也非常荣幸的参与了这场音乐会。

 
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
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
 “我们生于二零零零”音乐会
2020年10月20日  19:30
线上直播途径:微博(直播+回放)、B站(直播)、优酷(回放)
搜索(北京国际音乐节),查看音乐节官方账号/直播间
媒体微博(直播+回放)
@北京日报都视频、@北京晚报、@央视频
音乐节公众号:BMF俱乐部,北京国际音乐节
音乐节APP:BMF俱乐部(IOS)/H5(安卓)

音乐会时长预计约1-1.5小时,共五位青年艺术家依次表演

 

曲目

古斯塔夫·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第四乐章 《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

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为大提琴与管弦乐他改编) 

 

安东宁·德沃夏克:《月亮颂》,选自《水仙女》

(为大提琴与管弦乐他改编)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4, MWV.O.14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

为中提琴与管弦乐团所作的浪漫曲,Op. 85 

 

陈其钢:我和你

 

邹野:致敬2000 

 

中提琴:于明月

小提琴:林瑞沣

假声男高音:刘珅

大提琴:欧阳娜娜

钢琴:鞠小夫

乐团:中国爱乐乐团

指挥:余隆

 


 
我们生于2000的新闻发布会,于10月18日下午5时在中国爱乐乐团排练厅举行。包括: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中国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邹野、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以及即将于10月20日晚在保利剧院举办的闭幕音乐会上登台演出的林瑞沣、刘珅、于明月、鞠小夫、欧阳娜娜五位生于2000年的青年音乐家共同出席。
 

 
发布会上,作为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以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前任艺术总监,余隆感慨良多,他在对本届音乐节给予极高评价的同时,也感叹与中国爱乐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他说:“中国爱乐乐团是独一无二的,没得比,乐团的这批音乐家是最可爱的音乐家,跟他们在一起这二十年不但没有白过,而且是一种幸福。”余隆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会可以说是中国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场音乐会,这是饱含着中国爱乐所有音乐家对中国交响乐这份事业的一种辛勤的耕耘,更多的是看到了我们这20年的工作给交响乐事业带来的进步和前进,“中国爱乐乐团这六个字是值得大家为他们称颂的,所以北京国际音乐节一定要把中国爱乐乐团20周年做在闭幕式上,以此向中国爱乐乐团致敬。”
 


 

乐团创始人、团长李南:“每次到了成立日的时候都是百感交集,因为这个团经历了太多不寻常的路程。中国爱乐乐团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行走的艰难。这支乐团是一个攀登者,相信能够代表中国交响乐的整体水准。当年乐团刚成立时的年轻人如今有了白发,20年来,有八十多位艺术家离开乐团,现在仍然有127位艺家,他建议演出当天让每一位从2000年坚守至今的艺术家站起来,接受观众的致敬,因为这些人是国家的功臣。
 

20年前全中国职业交响乐团不到20个,经过20年的努力,现在在中国交响乐联盟登记在册的已经发展到了80多家。而中国爱乐乐团的成立起到了引领的示范的代表作用,这么多年和乐团合作推出了很多的年轻艺术家,他们都是在乐团的舞台上与乐团的合作中走出来的,“这一点我们很骄傲!”一个乐团的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李南说,20年间,中国爱乐的音乐会是广大观众一套一套的捧起来的,没有他的支持和掌声,中国爱乐乐团也走不到现在也没有这样的辉煌。在乐团成立20年之际,向乐团的粉丝、忠实观众以及一路同行的朋友表示一声感谢,同时也向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过的所有的艺术家表示感谢。
 

今年,推广中国青年艺术家更是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大亮点。从贝多芬全套小提琴奏鸣曲的三场音乐会到音乐家闭幕音乐会,重量级的舞台都交由青年音乐家们主宰。


闭幕音乐会中登台的五位音乐家,正是“后浪”的极致代表,他们用心演奏音乐,传承着古典音乐的文化血脉。

面对这些青年艺术家余隆表示:“这就是他们零零后的特点,想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他们会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无限的发展空间。”